Information Disclosure
浙二医院心血管科专家告诉大家,心不好了,3个月无法躺下睡觉
80岁老教授从上海赶来杭州做微创换“心门”手术,当晚就躺下舒舒服服睡了 
 上周的空中诊室,北京、杭州的心内科专家聊了心力衰竭的最新治疗手段,本报微信浙江名医馆的后台,收到很多反馈,有人来问:80多岁了,有心脏瓣膜病,能做手术吗?浙医二院院长,心血管病专家王建安教授,也是空中诊室的专家,医馆君咨询了他,他说:能。人老了,心的零件也老了,所以人口老龄化,得这个毛病的人很多。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开胸换瓣,这是个大手术,身体底子不好的人,医生和病人都会犹豫。所以不少上了年纪的重症患者,只能坐等,大多数人挺不过半年。”王教授说,他和他的团队从前年开始尝试微创换瓣(TAVI)手术,近两年里开展了近80例,患者平均年龄78岁,最高龄的有90岁,前阵子还有一位80岁退休老教授从上海来找他手术。 
“心门”重度狭窄 
老教授3个月不能躺下睡觉 
  今年80岁的张阿姨,是上海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学生遍布世界各地,虽已经80高龄,但她对生活还有很多向往。 
  不过,身体给她下了“禁令”:她被查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呼吸困难,最近3个月已经没法躺下睡觉,只能坐着睡,平常出行基本靠轮椅,两条腿也浮肿得厉害。 
  人的心脏是一个包含了两房两厅的独栋“别墅”,有两堵墙、四扇门,张阿姨患有心脏瓣膜重度狭窄,是其中一扇门——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瓣出了问题。 
  “左心室收缩,血向上冲,把主动脉瓣推开,血液进入主动脉,进而流向全身,所以这扇门非常重要。”浙医二院心内科的刘先宝博士告诉记者,心脏的门时时刻刻打开关闭,时间久了就会有磨损,还会钙化,导致门的活动度变小,门缝就越开越小。 
  门缝太窄,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流出去的血量——供给全身的能量变少,日常活动首先会受到影响;再严重,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突然死亡。     80岁的年纪,要做手术,家里人不放心,医生也要慎重考虑手术风险。“但是如果不治疗,一旦出现不适,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4%。”这个数字,比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的5年生存率还低。刘博士告诉记者,很多病人在一年内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终于可以舒服睡一觉 
更多患者能接受这类手术 
  张阿姨在报纸上了解到,对付这种心脏病,有种微创治疗方法,浙医二院做了近80例,很有经验,慕名来找王教授。医院很快给她安排了手术,当天晚上张阿姨就能平躺下,舒舒服服睡了一觉。 
  一个星期后,张阿姨就出院了;一个月之后她又来杭州复查,EF值(心脏射血分数,评估心脏功能的一个指标,60%以上为正常)已经从手术之前的35%恢复到67%,完全正常。 
  “她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家里人推着轮椅来的,这一次一路都是自己走着来的。”每当看到病人那么明显的变化,医生们都很兴奋,王教授的手机里还一直存着张阿姨发来的感谢短信。 
  王教授告诉记者,张阿姨很幸运,按照外国人建议的手术适应症,张阿姨原本并不适合手术。“正常情况下,心脏瓣膜有3个花瓣,但有些人先天只有2个花瓣,被称为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他解释说,这种畸形被国际上视为TAVI手术的相对禁忌症。 
  但是,这种畸形在中国人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这些患者怎么办?王教授的团队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让像张阿姨这样的患者,也能接受微创换瓣手术。 
  “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发表,得到了德国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我们的研究证实这种畸形也可以接受TAVI手术,对临床实践有意义。”王教授说。 

  研究显示65岁以后心脏瓣膜病发病率直线上升,7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13.3%。目前,这项技术仅仅适用于年龄较大、不适宜外科手术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但以后的发展趋势应该会应用到更年轻、风险较低的瓣膜病患者身上。

关键词;浙二医院心血管科挂号 浙二医院心血管预约科挂号 浙二医院心血管科代挂号 浙二医院心血管科王建安挂号 浙二医院心血管科马翼挂号 浙二医院心血管科徐耕挂号

Back to top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