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Disclosure
浙大一院:迎接G20 我们将做好一切准备 加快国际化进程


68年前,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创办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浙江大学附属医院。首任院长王季午教授把“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始终贯穿在医院工作中,并将此凝结成“浙一精神”。

        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一代又一代“浙一人”的努力,医院从一家不足百人的“弄堂医院”发展壮大成今天拥有五千余名员工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型甲级医院。从规模、人才、学科、科研、教学、社会满意度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和飞跃。

        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峰会将在杭州举行。对杭州而言,这既是荣耀,也代表着未来。浙大一院院长王伟林教授说,浙大一院将做好一切准备,为G20峰会的到来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创立肝移植“杭州标准”

    浙大一院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2008年,郑树森院士创新性地提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杭州标准”,拓展了肝癌肝移植指征,让更多终末期肝癌患者有了手术机会。该成果发表于国际移植学界顶级期刊《Transplantation》,一经提出,就引起国际移植学界高度重视与赞誉。

        2010年12月12日至17日,受印度尼西亚大学邀请,郑树森院士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团队的20位专家,在印尼首都雅加达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支援,先后开展了4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救治了4名危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在印尼及东南亚引起巨大反响和热烈好评,宣告越来越多的东南亚肝病患者将获新生,更显示了我国的肝移植技术已在国际医学大舞台上取得了全面的突破性进展。

        2011年6月,郑树森领导的肝移植中心与全球最大的肝移植中心UCLA联合成立肝病中心,这标志中国医学科学工作者不再只是欧美发达国家同行专家的学生,而是共同开创未来的医学伙伴。

 

    微生态研究引领世界前沿

    牵手国际顶尖研究所强强合作

        巴斯德研究所是国际公认的最好的研究所之一,其在微生物、传染病、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国际领先,该研究所先后有9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2015年3月,浙江大学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等一行6人访问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并签署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在突发传染病、感染微生态等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2007年以来,感染微生态学在李兰娟院士带领下,先后在PNAS、Hepatology发表重要科学发现;2014年更是在《Nature》正刊发表有关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研究成果;李院士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2013 年,李兰娟院士团队创新性的将感染微生态学理论应用于 H7N9 危重患者救治,独创了由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抗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维持微生态平衡六大技术组成的“四抗二平衡” 的综合性救治策略,显著降低了 H7N9 危重患者病死率。

        2015年4月,李兰娟院士担任国际人类微生态联盟主席,在卢森堡主办了第五届国际人体微生态大会,这是该联盟首次由亚洲科学家担任大会主席,开创了“感染微生态”新纪元。

    用“国际标准”规范医疗服务

        JCI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资源部下设的专门负责美国本土以外医疗机构评审的专业组织。在国际医疗行业内,JCI是一个高端“门槛”,是世界公认的医疗机构质量评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崇的评审。浙大一院是目前世界上已通过JCI标准认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

        浙大一院院长王伟林表示,通过JCI评审认证,是一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系统工程。关键是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而且通过认证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医院进入国际化的轨道,我们会不断改进,确保稳定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正如王伟林院长所言,把一家“航母”式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指标和设备设施质量改进成“国际标准”,是“以病人为中心”医疗理念的真正推广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系统工程。

        “我们所做的努力,不只是为了拿到一个国际证明,而是为了全方位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真正方便患者。”

        王伟林院长说,通过JCI评审论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并在医院管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加快医院国际化的进程,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建设世界一流医学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新时

        2014年9月11日,浙大一院率先引进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施行了浙江省第一台手术。 截止目前,浙大一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已突破1000例,单月手术量全国第一,包括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妇科、普胸外科、心脏外科等各科疾病,几乎成了医院最忙的全能“主刀”。达芬奇机器人因其安全性、稳定性与精准性,未来将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全球每年开展近50万台达芬奇手术,美国有2000多台达芬奇系统,中国有近40台达芬奇系统。

        达芬奇机器人的应用,对医生和患者都有着重要意义:对医生来说,再精巧的手,也有局限,难以到达精细的人体组织。而机器人手臂,360度旋转,无论是切是缝,灵巧程度非比寻常。对患者来说,出血少,周围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出院快,而对高龄、高危患者来说,这是以前无论用什么技术也达不到的。机器人微创手术促进了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目前,浙大一院的达芬奇机器人每天都很忙,周末也连轴转的加班,各个科室的主刀医生们排队做手术,许多慕名而来的患者也排起长龙预约手术。

        随着新型达芬奇机器人加入,医院的微创手术在“更清晰、更安全、更精准、更微创,病人术后恢复更迅速”的目标上更进一步。复杂精细的外科手术,可以突破人手的局限,让手术更加完美。

    与国际同步,建一流医院

        为创建国际一流,浙江大学于2010年与杭州市余杭区签署区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合作共建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包括医疗中心(浙大一院余杭院区)和医学研究中心两部分。

        2014年12月30日,浙大一院余杭院区正式破土动工。借助浙大一院的品牌优势,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技术支撑,将参照国际化医疗中心建设,与建设中的浙大医学研究中心一体化设计,架通临床与科研的桥梁,成为国内一流的转化医学基地,推动我国医学科技发展。

        此外,医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展医疗合作,从设计到建造都与国际同步,由美国国际医疗设计团队打造,并设有国际医疗中心,满足国内外患者的需求,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

        近年来,浙大一院以第一负责人单位获得的国家科学进步奖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1项。另外,我院累计建立协作医院76家,建立院士工作站12家,并与150多家省县市级医院、省外及国外多家医院远程联网。医院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科技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2个。

        如今,在医疗水平、管理理念、体制建设、公共卫生事件、对外交流合作、以及文化软实力建设等各方面,浙大一院都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医疗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更是跻身国内外同行的前例,并且向着世界顶尖水平不断迈进。 (陈旭东 夏燕燕)

 

    浙大一院2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普外科

        该学科是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在学科带头人郑树森院士领导下,现已拥有多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亚专科,包括肝脏外科及肝移植中心、胰腺外科及胰腺移植、胆道外科、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血管外科和介入治疗科等亚专科。本学科拥有国际一流的肝胰移植中心,综合性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外科介入诊治中心和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个医学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已成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联合认证通过的国际性普通外科高级培训基地,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和国内外辐射力。

器官移植学科

        该学科是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学科带头人郑树森院士领导下,现已拥有多个各具特色并达到国际水平的亚专科,包括肝移植、胰腺移植、肾移植和心肺移植等专业组,拥有综合性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外科介入诊治中心和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重点实验室。本学科技术力量雄厚,能够开展包括活体肝移植、劈裂式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和双供肝活体肝移植、肾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在内的复杂手术,术后长期患者存活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感染病科

该学科是目前国内综合性医院同类学科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医疗科室之一。建有人工肝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和艾滋病等10个诊疗病区。长期从事不明原因发热、细菌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新发、再发传染病的临床诊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收治病种齐全,病人来源广泛,医疗服务立足浙江,辐射全国乃至国际。创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等多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诊治技术,治疗重型肝炎取得重大突破,并推广至全国各地,保证了学科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在禽流感(H7N9)危重症的抢救工作中的救治以及基础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创建了“四抗二平衡”治疗策略,目前“四抗二平衡”治疗方案已作为全国救治H7N9禽流感的基本原则。

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

        该学科始建于1996年,于2007年开始建设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09年通过验收,为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014年,以实验室为主要载体的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获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认定。实验室主任为李兰娟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杨胜利院士。

        创建了独特有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显著降低病死率,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治愈好转率由11.9%提升至78.9%;主持制定人工肝技术规范的全国标准,推广至31个省市,治疗肝衰竭10余万例次;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首次阐明骨桥蛋白调节NKT细胞致肝损伤机制;发现HBV感染者T细胞应答及调控新机制,发现Oct4、RON等肿瘤早期诊断和转移的新标志物及治疗新靶标。于2013年12月25日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揭示肝硬化与肠道微生态的秘密,成果发表在《Nature》,入选2014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国际上首次明确了H7N9新流感病毒起源,为我国政府遏制疫情蔓延提供了决策依据;成功研制我国首个H7N9流感疫苗株,打破了一直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首次提出“四抗二平衡”治疗策略,首创运用李氏人工肝治疗H7N9重症病例,极大降低病死率。成果入选201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重症医学科

        该学科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科室拥有配有原装进口、世界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全自动监护仪、呼吸机、血液净化仪、床边超声,ECMO等监护抢救治疗设备,配有经过严格训练、一流水平的医疗和护理专业队伍,具备最先进的移动查房系统,无纸化管理,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专科,在呼吸衰竭、循环功能障碍、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救治方面国内领先。承担突发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临床救治,在SARS,H7N9等重大公共事件时发挥重大作用,一直是全省公认的危重病诊治中心,全国专科医生培训基地。科室专业特色鲜明,最早在国内开展脑死亡的判定。

心血管内科

        该学科下设心血管内科病房、心血管病重症监护病房、心脏介入日间病房、心脏病介入中心、无创性心血管室(包括心超、心电图、心功能室)和心血管病研究所等分支机构。该学科为区域心血管疾病疑难危重疾病诊治中心之一,是浙江大学博士学位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心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冠脉介入及电生理介入培训基地,并已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心脏诊治平台,现为浙江省最大的心脏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

心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该学科创建于1952年,系卫生部首批鉴定通过的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基地,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心胸大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科室每年施行各类直视心脏大血管手术1400余例,介入血管手术2000余例,在全省遥遥领先,在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夹层手术、心脏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冠状动脉搭桥、复杂先心矫治、微创心脏直视手术、主动脉腔内隔绝及人工血管转流术、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一流,全省领先水平。

口腔颌面外科

        该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浙江省口腔颌面疾病诊治中心所在地,浙江省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主委单位。科室由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口腔种植中心、口腔放射科、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口腔药物专业组、口腔生物医学研究室和口腔医学教研室组成。

        口腔颌面外科注重引进、消化国内外最新的诊疗方法,治疗技术与国际接轨,其中大型肿瘤综合治疗及功能重建、口腔种植、口腔颌面创伤及骨折诊治、口腔颌面部先天和后天畸形矫正、数字化外科及术中导航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等技术处于国内、省内领先水平。目前科室形成了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团队,拥有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人。

临床护理专业

        浙大一院临床护理专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通过重点专科的建设,强化了护理队伍建设,临床护理能力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血液病学科

        该学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学术传统、集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学科;是首批国务院批准的血液学博士点,是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由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家郁知非教授创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60余年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医院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经过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目前拥有血液专科病房(床位310张)、骨髓移植中心(无菌仓9张)、血液病研究所、专科门诊以及骨髓室,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血液病专科基地,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在白血病诊治及骨髓移植方面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肾脏病中心

        该学科作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是浙江省肾脏病领域的医疗、科研与教学中心,是浙江大学肾脏病学科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单位,是目前采用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模式的国内最大肾脏病中心之一,是国内最早开展肾脏穿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单位之一。科室多年来致力于慢性肾脏病、肾脏替代治疗、肾脏移植以及危重病救治等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形成了一支临床和基础研究相结合的科研队伍。

消化内科

        该学科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全面开展了各种内镜下诊断治疗术,包括:胃镜、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内镜下取异物、狭窄扩张术、内镜直视下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食道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和套扎治疗、早期胃癌肠癌黏膜切除术和黏膜剥离术等,还开展了ERCP、EST、STER、POEM等诊治技术.科室在浙江省最早开展胶囊内镜、小肠镜检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专科辐射能力强,吸引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专科医生前来进修,并通过学习班、培训班的开展及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帮扶,配合新医改的深入进行并取得显著社会效益。该科室现已建设发展成为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科室设置完善,医疗服务能力过硬,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泌尿外科

        该学科由我国早期著名的泌尿外科学家王历畊教授和杨松森教授创立于1952 年,是国内最早创立的泌尿外科之一。先后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浙江省医学支撑学科、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前列腺病学重点学科,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香港外科学院泌尿外科高级培训基地联合认证;全国首批荣获“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以及“国际泌尿外科学会 (SIU)认证培训基地”的13家医院之一;2014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我院泌尿外科排名全国第8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泌尿外科中心之一。

呼吸内科

        在周建英教授的带领下,成为国内呼吸系统疾病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心,是省内最大的呼吸内科人才培养基地。科室现有床位136张,包括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团队重视亚专科建设,在慢性气道炎症疾病,肺部疑难重症感染(尤其是移植后感染),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戒烟治疗以及呼吸睡眠障碍疾病诊治,尤其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居领先地位。浙大一院呼吸内科全面接轨肺癌、慢性气道炎症、肺部感染等研究前沿,以研究项目为载体培养青年科研队伍,有为敢拼,推动国内呼吸内科专业发展。

麻醉科

        该学科创建于1957年,是浙江省最早独立建制的麻醉科之一。麻醉科曾完成浙江省第一例低温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肝脏移植手术、肾移植手术、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心肺联合移植等重大手术的麻醉,并在2001年开展了亚洲第一例部分活体肝移植手术麻醉。1992年成立浙江省首家麻醉后复苏室。麻醉科科研实力雄厚,具有一支从事麻醉学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高素质和稳定的人才梯队,成绩斐然。

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

        该学科在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郑树森教授领导下,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创建了国际一流的器官移植研究平台,形成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杰出青年等组成的高水平、高素质的科研、临床转化研究队伍,于2007年荣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1年、2, 015年两度荣膺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引领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验室重点专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创新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基础转化研究,培养移植后备人才,解决国家在器官移植领域的重大需求问题。

临床药学专科

        该学科以我院药学部为建设主体,学科带头人张幸国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药学部下设门急诊药房、病区药房、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制剂室、药库、临床药学室、药学科研室、药学信息室等多个部门,拥有现代化的全自动调剂系统、智能化的药物管理信息系统以及UPLC-QTOF、UPLC-MS等大型仪器设备,拥有一支高精尖的人才队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13名,硕士以上学历人员43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近年来承担各类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十一五”“十二五”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论文40篇;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各级科研奖励10余项。

        我院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专科临床药学服务、个体化用药指导、全覆盖的医嘱审核,并开设药物咨询、药师门诊,为医护患提供全程的药学服务,全面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老年病科

        该学科是浙江省老年医学的带头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学科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厚、医疗技术精湛、人才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学科在老年医学领域不断开拓进展,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各项技术以及亚专科的基础上,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培养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积极推进数字化医疗网络,建立集诊疗、科研、教学及专科医师培养为一体的国家级老年病诊治中心,带动区域内其他医院老年病科的发展,为老龄化社会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

肿瘤专科

        该学科是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国家重点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包括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及胸部肿瘤科在内的多学科肿瘤诊治中心。学科带头人滕理送教授为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学科近三年主持4项国家级重大项目、15项国家自然基金,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余篇。学科率先引入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规范化诊治消化道肿瘤、胸部肿瘤、甲状腺及乳腺肿、软组织肿瘤等多个病种,积极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肿瘤诊治中心。

神经外科

        该学科下设脑血管疾病与小儿神经外科、颅脑外伤与脊髓脊柱外科、颅脑肿瘤与功能神经外科三个临床病区,拥有高压氧治疗中心、伽玛刀治疗中心、神经损伤救治及修复中心、神经胶质瘤诊治中心、神经介入中心、神经内镜中心及独立的神经外科实验室,是浙江省目前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该学科坚持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过硬的医疗质量为立科之本,注重各亚专科方向的人才梯队培养和技术创新建设,在复杂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规范救治及高难度颅脑肿瘤的微创手术等方面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病理科

        该学科成立于1949年,是我省最早成立的病理科,是浙江省病理梯队建设最完善的科室,也是病理诊断实力最强的科室。该科室是省内最早开展免疫组化、骨髓活检和分子病理学(原位杂交、FISH、基因测序)业务的科室之一;在淋巴瘤、软组织、泌尿生殖系统、骨髓病理诊断都有较深的研究。

检验医学科

        该学科拥有一支优秀的专家队伍、国际水准的设施和装备,以及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充分满足常见疾病的检测服务,而且擅长疑难杂症检验诊断,如:不明原因传染病的快速检测、遗传疾病的基因诊断、新型肿瘤标志物测定、靶向药物敏感基因检测、优生优育筛查、代谢性疾病检验、超级耐药细菌检测、变态反应疾病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检验等等。该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卫生部检验医师培训基地,是集医疗、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临床检验中心。

Back to top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